比賽詳情
二零二三年香港學生科學比賽是由香港青年協會、教育局、香港科學館合辦並得到創新科技署、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青年科學院、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作支持機構。
比賽旨在提高青年對科學和科技的興趣,透過對科學和科技的探索,以及創新應用來激發他們的創意和科學頭腦,啟導他們的科技才能,並鼓勵青年投身科學和科技事業,為社會創新帶來創意點子。
主題
生活啟發創意 ‧ 科學實踐創新
副主題
可持續發展 (請參考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比賽地點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
香港新界將軍澳景嶺路3號
重要日子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 提名比賽截止日期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提交參賽作品截止日期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初賽暨作品展覽
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決賽暨頒獎典禮
- 初中組及高中組:
- 發明品及研究項目
- 冠軍、亞軍、季軍及優異獎
- 發明品及研究項目專案設計
- 一等獎、二等獎
- 可持續發展大賞
- 社會創新大賞
- 新秀大賞
- 最具潛質獎
- 觀眾最喜愛大賞
- 科學海報組:
- 一等獎、二等獎
- 初中組及高中組的優勝隊伍將有機會獲資助參與海外交流活動。
- 初中組及高中組的優勝隊伍將有機會獲資助參與科學及科技交流活動。
- 所有組別的優勝隊伍將會獲得書劵,以玆鼓勵。
*所有獎項會根據參賽隊伍的數量和整體表現而有所更改。如有任何爭議,主辦機構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 所有參賽隊伍必須由學校提名,每隊須有一名指導老師。指導老師須於提名比賽截止日期前於比賽報名系統内注冊一個賬戶並為各組別的參賽隊伍報名。
(如曾參加2022年香港學生科學比賽之指導老師,則可用同一個戶口為各組別的參賽隊伍報名) - 大會可接受於2022/23學年以前曾參加其他比賽或展覽,但並未獲任何獎項,或正於本學年同時參加其他比賽或展覽的作品參賽。惟有關資料,須於報名表格中清楚列明。參賽者若曾獲任何人士,包括其導師或所獲指派的顧問協助或提供意見,亦須於報名表格及報告 / 計劃書中清楚列明。
- 參賽作品須由參賽隊伍原創,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者知識產權的材料。學生須就研究或發明盡力進行文獻搜索,以確保作品具一定獨特性並就研究或發明品列出相關參考資料。若引用其他學術資料或文獻,必須清楚註明所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有參賽者均須嚴格遵守《版權條例》。在作品中使用的所有材料,包括圖片和音樂(如有)必須是原創的,免版稅的,或者經由原創人授權的。否則,隊伍會被取消參賽資格。主辦機構概不負責參賽者作品內容之版權及 / 或法律責任。
- 所有參賽者都必須出席文獻參考講座及保護知識產權的網上講座。
- 比賽評審的過程會被錄影或透過網上直播的形式進行,用於教育和非商業目的,這些錄像可能會被編輯,傳輸,複製並上傳到香港學生科學比賽的網站或其他社交媒體平台上。
- 所有活動照片、影片及參賽作品的版權將由參賽者及主辦單位共同擁有。參賽者一旦提交報名表格,即表示同意授權大會將活動照片、影片及參賽作品內所有資料編輯、刪除、複製、存檔、傳輸、發佈及展示,作教育或其他非商業用途。
- 評分紙將不會發給參賽者,比賽結果以評審團之決定為準,參賽隊伍不得異議。如主辦機構以任何理由(包括違反或不依從比賽須知)酌情取消優勝隊伍的資格,主辦單位保留權利從優勝隊伍沒收獎項及轉送獎項予其他合適的參賽者。
- 所有組別的參賽隊伍均可申請獲取港幣500元的資助(相關資助只可用於購買材料和佈置初賽作品展覽)。
- 初賽及決賽於同一個周末舉行,大會鼓勵所有隊伍,無論入圍決賽與否,都積極出席翌日的決賽,於展覽攤位中與其他隊伍交流,觀摩和學習入圍隊伍的表現。
- 參賽隊伍如想競逐「可持續發展大賞」 和「社會創新大賞」,須於比賽報名階段表明才合資格競逐。決定競逐「可持續發展大賞」的隊伍須於作品提交時描述作品與哪一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而且決定競逐「社會創新大賞」的隊伍須於作品提交時清晰列明目標群組或其針對的社會議題。
- 「可持續發展大賞」 和「社會創新大賞」獎項評審安排如下﹕
- 遞交之報告將進行比賽前評審,每個獎項將入圍初中組及高中組各10支隊伍,並於初賽期間進行評審
文獻搜尋工具:
網上協作平台:
報名
每間學校可以註冊多少個老師賬戶?
老師賬戶的數量並沒有限制。但是,每間學校可提名最多 8 支隊伍參與初中及高中組,以及最多提名 5 名學生參與科學海報組。
去年我曾註冊老師帳戶,該帳戶可用於報名參加2023年的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嗎?
可以,您可以使用去年所註冊的老師帳戶為學生報名參加2023年的香港學生科學比賽。
如果我沒有收到帳戶註冊的激活電郵,我該怎麼辦?
1. 請嘗試檢查垃圾郵件,看看是否收到相關電子郵件
2. 請嘗試使用其他郵箱或gmail地址註冊
3. 如以上操作無法解決,請聯繫秘書處
我如何知道我的報名是否成功?
在報名系統中成功創建賬號並不代表您已經報名參加比賽,請登錄系統後點擊“報名參賽”以進行報名。成功報名後,每支隊伍的主頁都會顯示其報名狀態。註冊截止日期過後,狀態將更新。
如果我想對我的報名進行更改,我應該怎麼做?
在報名截止日期前,您可以隨時更改報名表,但是,您只能在我們處理完您上一次更改請求後才能作出更改。
參賽組別
我可否獨自參加初中及高中組的比賽?
不可以, 你只能透過由2-5個隊員組成的隊伍來參加此組別的比賽。
初中學生(中一至中三)可否參加高中組的比賽,高中學生(中四至中六)可否參加初中組的比賽?
高中組接受初中與高中學生混合組隊參與,但初中組的所有隊伍成員必須是年齡17歲或以下,以及就讀中一至中三學生。
參賽類別
發明品(A類項目) 與研究項目(B類項目)的分別是?
發明品(A類項目): 學生利用其科學知識及想像力創作嶄新作品 ,或就現存的產品 /技術提出獨特的改良方案 ,並示範該發明品的實際運作和應用 。發明品需有實體的模型於初賽中向評判展示。
研究項目(B類項目):學生以調查科學現象或科學理論的應用作為研究,利用報告文件形式,連同有關的實驗數據及結果提交。
詳情可參考之前的得獎作品
參賽作品
我的作品是否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有關?
初中組及高中組的隊伍可自由選擇其作品是否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有關,但科學海報組的學生必須製作並提交一張探討「可持續發展」相關的A1海報。
隊伍可否於比賽報名後更改作品題目和類型?
隊伍可以於提交參賽作品截止日期前更改作品題目和類型。提交參賽作品截止日期後的任何更改申請一律不會受理。
我可否提交曾在其他比賽獲獎的作品?
大會可接受於2022/23學年以前曾參加其他比賽或展覽,但並未獲任何獎項,或正於本學年同時參加其他比賽或展覽的作品參賽。
如我的隊伍無法在新冠肺炎下進行實驗或製作實際的模型以提交作品,該怎麼辦?
你可以考慮以「專案設計項目」的類別來提交相關計劃書。請參閱延伸摘要和評選準則,以了解更多相關要求。
如果我的隊伍作品有實驗數據或發明品的模型,是否可以以「專案設計項目」的類別來提交作品?
不可以。 若你的隊伍有實驗數據或作品的模型,則不能參與「專案設計項目」的比賽。
培訓與參觀
參加者是否必須出席所有工作坊和機構參觀?
大部分的工作坊和機構參觀都可自由選擇報名參與,名額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但是,所有隊伍都必須參加文獻探討和知識產權的網上講座。
其他
科學海報組的得獎學生會否獲提名參加海外交流計劃?
只有初中組及高中組的得獎隊伍可機會獲提名參加海外交流計劃。
初賽的展覽攤位是否提供電力?
大會場地可提供電力予隊伍的展覽攤位為展品供電,隊伍可提前向大會申請。如要為電子設備,例如電腦、平板電腦、電話等充電,必須於場地提供的充電區現場登記後使用。
材料資助是否可以用於支付研究論文的訂閱費用?
可以,每支隊伍可獲的總資助額為500港幣。
2561 6149
2565 8345
sspc@hkfyg.org.hk